在健保財務面臨嚴峻挑戰的當下,衛福部長邱泰源已表示未來兩年將不調漲「一般保費」,但健保點值需在明年6月30日前達到每點0.95元的目標,卻面臨700億的預算缺口。邱泰源指出,未來將從三個方面籌措資源,以達成每點0.92至0.93元的初步目標,同時考慮調漲補充保費的必要性,以讓「富有長者」承擔更多責任。
健保財務挑戰
健保制度一直以來是台灣社會保障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醫療需求日益增長,讓健保財務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邱泰源在專訪中指出,目前的健保總經費中,「政府負擔佔36%」,這個比例在未來的財務規劃中,將是他們必須著重改善的方向。
根據目前的預測,2024年健保總額打算首度突破9千億元,這使得如何有效分配及使用這些資金成為了重中之重。隨著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如何平衡健保受益者與提供者之間的利益,將是未來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
目前健保財務狀況一覽
項目 | 數據 |
---|---|
健保總經費 | 9000億元 |
政府負擔比例 | 36% |
需達成點值目標 | 0.95元 |
目前預估點值 | 0.92~0.93元 |
預算缺口 | 700億 |
預算籌措的三大方向
邱泰源表示,面對670億的財務缺口,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籌措資源:
- 政府負擔增加:明年政府對健保的負擔將全面列入健保經費中,預估可增加134億的預算。
- 公共衛生預算的重分配:衛福部將盤點過去使用健保經費的公共衛生預防保健項目,這部分將釋放出300多億的資金,逐步回歸到公務預算中。
- 健保總額的預估增長:根據分析,明年健保總額的低推估為9112億,若高推估可達9286億,兩者都將對健保點值提升有所助益。
這些措施若能順利推行,將有助於解決目前的財政危機,並推動健保體系持續運行。
補充保費的調漲原因
在未來的討論中,邱泰源強調,補充保費的調漲將成為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根據現行制度,補充保費主要來自高額獎金、兼職收入等多元化收入來源,調漲後將會影響到一些擁有較高收入的族群。
邱泰源提到,由於急性醫療需求的持續上漲,再加上高齡化社會的影響,未來在醫療費用上,無法再依賴以往的補助方式。調漲補充保費的主要精神在於「富者幫忙弱者」,這不僅可以使健保財務更加健全,也有助於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
補充保費調漲的影響分析
項目 | 說明 |
---|---|
調漲原因 | 加速健保財務收幅 |
影響族群 | 股票族、包租公等收入者 |
現行補充保費率 | 2.11% |
上限設定 | 單次給付金額1千萬 |
政策推動時間 | 2024年下半年 |
為何「富有長者」應多負擔?
邱泰源在訪談中提到,長者在健保系統中所承擔的負擔相對較小,尤其是在醫療費用上,他們的貢獻卻不成正比。這樣的現象導致了年輕世代的負擔加重,而這一點在政策討論中不可忽視。根據研究,某些長者的平均月收入甚至高達15萬,這讓人不禁思考,他們是否應該承擔更多的健保費用?
這並不是要對富有的長者開刀,而是在於尋求公平性與可持續性。社會應該尋找合理的方案,讓能夠負擔更多的族群,在醫療費用上有更大的貢獻。
結論
未來的健保改革必須在保障醫事人員專業尊嚴與服務質量的同時,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邱泰源提到將遵循三大原則,即提供最佳醫療品質、保障專業尊嚴以及健全醫療運作。在此基礎上,如何合理地調整補充保費,以確保健保制度的永續發展,將是未來政策討論中的核心議題。
常見問題解答
補充保費調漲的主要目的為何?
補充保費調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健保的預算缺口,確保健保體系的永續運行。
「富有長者」如何具體參與補充保費的負擔?
「富有長者」將通過調漲補充保費的方式,承擔更高的健保費用,以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健保的可持續性。
如何確保健保服務質量與醫療人員的專業尊嚴?
未來將需要在健保改革中,嚴格遵循保障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人員專業尊嚴的原則,這將是政策制定的重心所在。
網友怎麼說:
- 「一堆攤販小吃店營業額爆高不敢收稅」
- 「我不是富有老人,甚至不是老人,提升補充保費不就」
- 「老人預算福利一堆,但偏偏台灣的財富都集中在老人」
- 「不拉高囤房稅 真的北七」
- 「好好想辦法拿到所有租金收入來抽稅吧」
- 「看越多腳越多不好嗎XD」
- 「台灣的強項=掠奪惡搞百姓 浪費納稅 錢進少數人 電,」
- 「存股的不勞而獲 活該 呵呵」
- 「不設下限也是醫護藥那一邊被壓榨」
- 「人口金字塔倒塌,這種根本無法持續了。」
- 「窮人年輕時只會逞兇鬥狠 餓死算了」
- 「套牢仔沒賺錢還要被迫繳保費….」
- 「「台灣人太多了 少點人可以人口減壓」(X)」
- 「健保補充費又分不出你的年紀」
- 「投資股票也要被當成老人…」
- 「去挖租金,不要再來動我的股利…QQ」
- 「不要設上限就好啊 跟郭台銘要錢」
- 「恩師都講了這是不勞而獲的錢財」
- 「明年下半年調漲,今年討論出來嗎?」
- 「zzzzzz使用者付費去減少濫用醫療資源好嗎」
- 「說是針對老人 但沒限制年齡就是無差別攻擊」
- 「老人表示 我保費繳這麼多 多逛幾次醫院也是很合理」
- 「支持富有老人增加保費,用那麼多繳得卻比用得少的」
- 「隨便啦!在這邊喊也沒用啊!」
- 「嘻嘻 老人可是鐵票 怎麼可能漲他們」
- 「複委託券商要發大財了,海外股票免稅又免補充保費喔」
- 「事實啊 臺灣財富集中在60~70歲這群人手上」
- 「對炒股的猛抽稅,對炒房的置之不理」
- 「租金收入? 我露出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 「30歲以下平均年收54萬本來就課不到多少」
網友的結論:
網友對於台灣財政政策的評論顯示出對財富不均和稅制不公的強烈不滿。他們指出,許多小吃攤販的高營業額卻不受稅制約束,而財富卻集中在高齡者手中,年輕一代面臨的經濟壓力愈加沉重。網友建議應該提高房地產稅和租金稅,並對高收入者加強稅收,以減少社會不平等。此外,對於健保補充費用的政策,許多人認為缺乏年齡限制的做法對年輕人不公平,且該政策的設計似乎偏向保護富有的老年人,而非真正改善整體社會福利。總體來看,網友們呼籲政府應該重新檢視和調整財稅政策,以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公平。
本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ptt stock 版,並經由本編輯整理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