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82a1e7a5a8e696b0e8819ee59c96e7898720120

陸行之指英特爾財報「慘不忍睹」 跟台積電沒得比 恐遭AMD超車

在最近的財報發布中,英特爾(Intel)再度顯示出其面臨的困境,導致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重挫20%。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的言論“慘不忍睹”道出英特爾的現實,並指出其與台積電的差距,以及未來可能被AMD超越的風險。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英特爾的最新財報,分析其在半導體市場中的位置,以及未來的可能性。

英特爾的財報分析

英特爾在最新的財報中顯示,截至6月底的第二季營收為12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並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9.5億美元。這一結果使得英特爾的淨虧損擴大至16.1億美元,每股虧損達到38美分,毛利率也下降到38.7%,顯著低於分析師預期的43.6%。這些數據無疑讓市場感到失望。

針對即將到來的第三季,英特爾預估營收將介於125億到135億美元之間,這同樣低於市場預期的143.8億美元,而每股調整後淨虧損預測為3美分,顯示出公司未來獲利的挑戰。英特爾還驚人地宣布將裁減15%的員工,這相當於約1.5萬人,並且計劃於2024年降低資本支出20%以上。

財報摘要表

財務指標 第二季數據 預期 差異
營收 128.3億美元 129.5億美元 -1.2億美元
淨虧損 16.1億美元 0 -16.1億美元
每股虧損 38美分 0 -38美分
毛利率 38.7% 43.6% -4.9%
未來預估營收 125-135億美元 143.8億美元 -8.8億美元

英特爾與台積電的比較

陸行之指出,台積電(TSMC)與英特爾在晶片銷售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台積電的經營狀況更為穩健。根據陸行之的數據,英特爾的晶圓代工營收在二季度季減2%,並且擴大虧損至28.3億美元,每片晶圓虧損高達6,550美元。相對而言,台積電每片晶圓的銷售利潤則顯示出良好的表現,每片晶圓可獲利4,350美元。

英特爾在數據中心的營收也是一大問題,其二季度數據中心的營收僅為30.4億美元,年減3%。當前的預測顯示,AMD的數據中心營收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三季度首次超過英特爾,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市場變化。英特爾的數據中心營業利潤率僅為9%,遠低於AMD的26%以及NVIDIA的65-70%。這樣的表現不僅表明英特爾在技術上的滯後,還反映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

未來的挑戰與機會

面對如此艱難的境況,英特爾的未來將面臨多重挑戰。首當其衝的便是如何重新調整其業務結構以及資源配置。陸行之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尤其是在談到英特爾是否能夠出售其製造部門時,這樣的決策將會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

此外,陸行之也質疑美國政府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救助政策是否足夠有效,這也反映出市場對於政策支持的懷疑。英特爾的董事會是否意識到當前的困境,並及時調整其管理策略,也是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

結論與展望

總結來看,英特爾在最新財報中顯示出明顯的虧損與營收不及預期的現狀,與其他競爭對手如台積電和AMD相比,英特爾的經營困境更加突出。未來,英特爾需要面對不斷上升的競爭壓力,重新檢視其業務策略,並可能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組織調整來應對市場變化。隨著AMD的強勢崛起,英特爾能否完成逆轉成為行業焦點,還需要持續的觀察與分析。

FAQs

英特爾財報為何顯示如此巨額虧損?
英特爾的財報顯示虧損主要源於營收減少、毛利率下降及高成本,特別是其晶圓代工部門的運營虧損加重。

英特爾未來的競爭策略會如何調整?
英特爾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市場策略,增強研發投入,加速推新技術並優化生產鏈,以應對AMD和NVIDIA的競爭。

如何看待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
市場普遍質疑美國政府的支援措施是否足夠,尤其是在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政府需要有效整合資源,提供針對性的援助。

網友怎麼說:

  • 「以前INTEL看不起人家 幾十年後 換人」
  • 「英特爾現在只會出一張嘴」
  • 「不用挖GG的員工,來台灣蓋廠就可以賺錢了啊」
  • 「讓米國再次偉大 挖gg 員工」
  • 「台積毛利快60%賺翻了」
  • 「看來早晚會叫台積電買下來」
  • 「AMD整天過熱跟一堆bug又沒比較好,一起下去」
  • 「前陣子才幫學弟組電腦 但他死忠英粉 最近一直拿新聞」
  • 「amd不也是美國公司嗎」
  • 「台海戰爭GG員工會變搶手貨, 機台再買就有, 輪班星」
  • 「米國氣到要台GG分拆 救親兒子的可能性?」
  • 「搞掉gg美國晶片不就有救了」
  • 「去美國這些廢物也不奴啦,真以為這些低智商的廢物」
  • 「晶圓廠人力成本不重要, 關鍵是機台成本, 需要能24/」
  • 「要來台灣設廠才有救啦,輪班星人到美國就換腦袋了」
  • 「就說輪班星人才是關鍵 不過我猜印度仔絕不承認」
  • 「不來,就繼續賠錢、繼續要補助、繼續哭腰」
  • 「很簡單啦,海外下單的話IC仔要課稅200%扶植intel」
  • 「其實牙膏廠不是晶圓代工虧錢,是他的製造根本崩潰」
  • 「Intel不是還有AZ廠嗎? 不知道設廠進度到哪了?」
  • 「吸精瓶都說不敢打了還有在幻想的 可憐」
  • 「以前沒英特爾幫忙,台GG早就倒了」
  • 「台海戰爭就翻倍了吧?直接大缺貨,三普攪一下就活」
  • 「課稅只會變成美國賣的漲價,結果都出國買XD」
  • 「還叫GG去米國蓋廠,就是要拖垮GG」
  • 「open ai 即將引爆崩盤」
  • 「早晚會認輸,把單全部給台積電了」
  • 「GG還是會做做樣子分一點點產能過去啦」
  • 「說課稅的搞不清楚狀況, ai最大成本是電力跟時間」
  • 「成本和售價問題啊!壓不下成本那就想辦法升高其他」

網友的結論:

網友們對於目前半導體產業的討論中,普遍表達了對英特爾和台積電的看法。許多人認為,英特爾過去對其他廠商的輕視,如今卻不得不依賴台積電的技術和生產能力。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技術博弈中,台積電的毛利相當可觀,未來可能面臨被收購的風險。評論中提到AMD的問題,認為其產品存在過熱和Bug等缺陷,讓消費者轉向台積電的產品。

對於美國政府的政策,網友們普遍感到不滿,認為課稅措施只會導致產品價格上漲,並無法有效扶持本土產業。整體來看,網友們對於晶圓代工的未來持悲觀態度,並且懷疑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的自給自足能力,認為若不改善,將持續面臨困境。


本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ptt stock 版,並經由本編輯整理與補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