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82a1e7a5a8e696b0e8819ee59c96e7898720028

風電市場變革:國產化政策與壟斷風險的雙面困境

隨著全球對於再生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風能作為重要的綠色能源之一,受到各國的重視。然而,台灣在風電市場的發展中卻面臨著獨特的挑戰。根據王玉樹於2024年8月19日發表的報導,風電國產化政策的過度推進,反而導致了市場壟斷的出現。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風電市場的現狀、國產化政策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國產化政策的初衷與現實挑戰

風電國產化政策是台灣政府希望透過促進本地產業,減少對外依賴的一項重要措施。政府的期望是,提升國內風機的生產能力,不僅能增加就業機會,還可以降低風電建設的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以為能夠激活市場的政策,卻因為供應商的退出而導致了市場的惡化。

例如,丹麥風機製造商維特斯(Vestas)因為國產化要求過於嚴格,選擇暫時退出台灣市場。如今,西門子歌美颯(SGRE)成為唯一的供應商,這使得台灣風電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供應困境和價格壟斷的風險。

這種政策上的理想與實際情況的落差,讓風電業者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僅有的一家供應商不僅敢於提高價格,還限制了產能的供應,使得許多風場的建設受到拖延,無法按時完工。

指標 當前狀況 影響
供應商數量 僅有西門子歌美颯 市場壟斷,價格漲幅過大
建設進度 明顯延遲 對國內綠電供應造成影響
國產化成本 大幅上升 增加業者負擔,影響整體競爭力
企業購售電價格 難以達到6元的標準價格 影響業者的營運與獲利,可能導致市場不穩定

供應鏈危機與市場高漲的價格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和通脹的影響,風機的價格在過去三年中上漲了約30%。這一現象並非僅在台灣發生,而是全球範圍內的普遍趨勢。除了風機本身,水下基礎、電纜等零組件的價格同樣出現了上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風電業者需要面對的挑戰更加複雜。前端成本的增加使得業者在後端找客戶時更加困難,尤其在躉購保證制度退出後,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的談判變得愈發艱難。

根據業者的反映,目前缺乏競爭的市場環境,讓西門子歌美颯的姿態愈發高傲。他們不僅能夠限制供應,還能任意抬高價格,這無疑讓其他風電商感到窒息。

政府措施與未來展望

面對日益嚴重的市場壟斷問題,台灣的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未來將考慮放鬆國產化條件,以期能夠引入更多的供應商,增加市場競爭。若能達成這一目標,將有望改善當前的市場局面,並促進風電建設的進展。

業者認為,這是一個利好的信號,若國產化要求能夠降低,其實對於風電業者而言,成本將大幅下降。這樣的政策調整將能夠吸引更多如維特斯等國際品牌的回流,使得台灣的風電市場重新焕發活力。

然而,成功的關鍵在於政府的執行力度及市場的反應。若能夠以此為契機,促進本地供應商與外資之間的合作,未來的台灣風電市場或許能夠尋求更為穩定及健康的發展模式。

結論:如何平衡國產化與市場競爭?

在尋求能源自給自足的過程中,國產化政策固然重要,但若忽視市場的實際需求,則可能導致如現在一樣的壟斷風險。因此,如何平衡國產化與市場競爭,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具體而言,政府應該在制定政策時,適時評估國產化的必要性,同時保持市場的開放性。持續關注供應商的市場動態與需求變化,才能在保障國內產業發展的同時,避免市場的極端壟斷化。

FAQs

風電國產化為何會帶來壟斷風險?
風電國產化政策如果要求過於嚴格,可能導致外部供應商選擇退出市場,進而形成單一供應商壟斷的局面。

如何改善風電業者面臨的成本壓力?
政府可考慮放鬆國產化要求,引入更多競爭者,從而促進市場價格的合理化,降低業者的整體成本。

未來風電市場的趨勢將如何發展?
若能夠引入多樣化的供應商,並持續創新技術,未來風電市場將有望實現穩定的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網友怎麼說:

  • 「乾脆買 左岸的算了…..」
  • 「西門子的虧BenQ不是也吃過嗎?真的殺人於無形耶」
  • 「風電最近也太多利空新聞了吧,但股價好像跌不下去」
  • 「不是很會嘴什麼市場換技術…技術去哪裡了」
  • 「風電做到被歐盟告狀到WTO說違反公平 真有你的」
  • 「早就沒人鳥那個re100了 這政府只是在賺他們想賺的」
  • 「全球暖化就騙人騙錢的東西 你拼死做 美國隨便排一」
  • 「用核電就沒事了,硬要用風電,現在業力引爆了吧!」
  • 「乾淨的核電治百病你偏不用」
  • 「跟數位身分證一樣爛尾開始要打預防針了????」
  • 「re100對於歐盟客戶的廠商非常重要唄」
  • 「是的,而台灣的產業又特別依賴re100的企業,科技業」
  • 「未看先猜 規格N年前寫的 真的要做的時候要求廠商跟」
  • 「這樣也能猜到中時,厲害!我還沒想到要猜中時…」
  • 「國產化本來就會造成成本大增,從裕隆經驗不是早就」
  • 「這邊有一批昂貴的風電待售,台灣稀有的風電」
  • 「所以台電真的盤,買貴貴的綠電」
  • 「都要國產化了,風機不會自己研發自己做喔」
  • 「風機東元不會做= =?」
  • 「不懂這種東西為什麼要推國產化」
  • 「沒有作國產化的話,藍白一樣在立法院說圖利國外廠」
  • 「看起來不是被國產化條件打死嗎」
  • 「回文小心,流刺網開出乃!」
  • 「結果GG、鴻海前陣子說要提前2040 RE100 XDD」
  • 「RE100重要提前到2040結果超過4.5塊的綠電一度不買XD」
  • 「西門子這次就學聰明 風電不跟你玩了 反正剩下合作」
  • 「笑死惹 還是看豬油比較安心」
  • 「放鬆國產化要求就是不用國產了」
  • 「西門子就歐洲的 是在告wto三小」
  • 「真的蓋完能供應的電力…」

網友的結論:

網友對於風電和相關政策的評論顯示出對目前市場狀況的不滿和擔憂。他們認為台灣在推動風電國產化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成本上升和國外企業的壓力。對於RE100的依賴,網友們指出這對於科技業尤為重要,但同時也質疑其實際效果,認為政府的做法可能只是為了自身利益。此外,許多網友對於風電技術的發展和國產化的必要性表示懷疑,並指出核能作為一種更可靠的能源選擇卻未受到重視。總體而言,評論反映了對於風電政策的困惑和對未來能源策略的深刻疑慮。


本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ptt stock 版,並經由本編輯整理與補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